甜心寶貝一包養網國新辦就“保障殘疾人權益 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815cd18356e8.24617476.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包養網比較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程凱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保障殘疾人權益 共享包養管道幸福美好生活”,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教育部基礎教育包養司負責人朱東斌先生,民政部社會事務司負責人徐建中先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運東來先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負責人劉李峰先生。

下面,首先請程凱先生作介紹。

2021-09-26 15:12:13

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 程凱:

各位媒體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同志們,大家好。非常高興我們再次見面,感謝大家對殘疾人工作、對殘疾人長期的關心和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格外關心殘疾人、高度重視殘疾人權益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強調要“不斷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這些重要指示為保障殘疾人權益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三五”時期,殘疾人權益保障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莊嚴宣告,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廣大殘疾人也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了全面小康社會。

多年來,國家始終將殘疾人權益保障與社會發展相結合,通過納入國家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規劃和部門職責、提供日益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殘疾人在事實上享有各種權利;注重保障殘疾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使殘疾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殘疾人生存權得到穩定保障。截至“十三五”末,經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710萬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擺脫絕對貧困。107.5萬殘疾人得到特困人員救助供養,1000多萬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1200多萬困難殘疾人領取生活補貼,1400多萬重度殘疾人得到護理補貼。城鄉殘疾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超過90%、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5%,這背后是地方政府代繳參保費取得的。貧困地區困難殘疾人家庭都擁有了安全住房。脫貧攻堅期間全國42.9萬戶建檔立卡殘疾人家庭改造了房屋,住進了安全住房。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斗中,殘疾人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到最大限度保護,各級殘疾人服務機構做到了零感染,這是相當不容易的。

第二,殘疾人發展權得到更好實現。一是殘疾人就業狀況穩定提升。“十三五”時期新增城鄉就業殘疾人180.8萬人,越來越多殘疾人通過按比例就業、集中就業、靈活就業和自主創業等多種形式,實現了就業增收。二是殘疾人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殘疾人康復條件明顯改善,96.7萬人次殘疾兒童得到康復救助,“十三五”期間國家制定了殘疾兒童康復專項救助制度,殘疾兒童的家長不會再受到精神和經濟的雙重壓力。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輔助器具適配率均超過80%。殘疾人受教育水平顯著提高,各類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超過95%,5.8萬名殘疾學生進入高等院校就讀,每年1萬殘疾人進入大學讀書。城鄉無障礙環境不斷優化,65萬戶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了無障礙改造,信息無障礙建設步伐加快,殘疾人日常出行、信息交流更加便利。三是殘疾人合法權益得到有力維護。開通包養網“12385”殘疾人服務熱線和法律救助網絡系統。近百萬余人次殘疾人接受法律咨詢服務,殘疾人法律援助案件超過23萬件。全國“兩會”有關建議提案累計達到431件。各級人大、政協開展殘疾人保障法執法檢查、視察和調研3000多次。6637名殘疾人、殘疾人親屬和殘疾人工作者擔任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他們積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參政議政的作用。

剛剛閉幕的東京殘奧會,中國殘奧體育代表團獲得96金60銀51銅總計207枚獎牌的驕人成績,實現連續五屆殘奧會金牌獎牌雙第一,生動展現了中國殘疾人運動員和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驕人成績背后,凝聚的是中國對殘疾人權益的重視和保障,體現的是人民健康素質、殘疾人平等參與和共同分享國家發展成果的巨大進步,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第三,殘疾人權益保障機制更加完善。首先是加強黨的領導,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的殘疾人工作領導體制。殘疾人權益保障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各級地方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推動落實,保障了殘疾人權益的實現。二是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健全。《民法典》等20多部法律法規,規定了保障殘疾人權益的內容。與殘疾人保障法配套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法規更加系統完善。三是殘疾人保障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全國累計建成殘疾人服務設施8000多處,開展了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專項調查,建立了覆包養網蓋所有持證殘疾人的殘疾人口基礎數據庫,為實現精準化服務、精細化管理,更好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奠定了基礎。四是社會環境更加包容友好。2019年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親切會見第六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代表,推動全社會弘揚自強不息民族精神和扶殘助殘時代風尚,理解、尊重、關心、包養網比較幫助殘疾人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同一年,我們也是在這兒,發布了“新中國殘疾人權益保障70年”白皮書。注重殘疾人領域對外交流合作,應邀出席聯合國社會發展大會、《殘疾人權利公約》締約國大會、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重要國際會議,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連任康復國際主席,中國殘疾人人權保障的成效和經驗得到國際社會普遍和廣泛認可。五是殘疾人組織的作用充分得到發揮。持續推進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建設,覆蓋城鄉基層的組織體系逐步完善。各級殘聯認真履行“代表、服務、管理”職能,各類殘疾人專門協會更加活躍,我們努力為殘疾人解難,為黨和政府分憂,團結帶領廣大殘疾人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黨中央、國務院對“十四五”時期殘疾人權益保障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須保護好殘疾人權益,殘疾人事業一定要繼續推動”,強調要“進一步發展殘疾人事業,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等對保障殘疾人基本權益、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都作出具體部署。上個月29日也是在這兒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剛剛發布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對殘疾人權益的平等保護和特殊扶助措施。我們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增進殘疾人民生福祉,增強殘疾人自我發展能力,保障殘疾人各項權利在事實上得以實現,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

我先介紹這些情況。謝謝大家!

2021-09-26 15:20:38

壽小麗:

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2021-09-26 15:21:06

北京青年報記者: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殘疾人出行和融入社會生活的重要保障,住建部在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2021-09-26 15:30:20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負責人 劉李峰:

謝謝你的提問。首先和大家交流一個觀點,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一項惠及全民的工作,不僅僅局限于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比如音樂廳、體育館等公共建筑設置坡道,對于年輕人而言,平常多登幾節臺階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如果恰好推著嬰兒車,就很需要這個坡道救急。再比如居住在老舊小區的年輕人,辛苦工作一天以后,到家再爬五六層樓梯也是很辛苦的,如果再大包小包拎著順路買回來的蔬菜和水果上樓,可能就很期盼一部電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障礙設施建設問題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標志,我們要高度重視。近年來,我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會同中國殘聯、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等有關部門單位,全力推動各地加快無障礙環境建設。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我們落實《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將無障礙環境建設納入“十三五”“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等國家級相關規劃,制定具體實包養網施方案,結合城市更新行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重點工作統籌推進、一體落實。

二是包養合約完善并推動落實相關建設標準和規范。我們制訂、修訂了《無障礙設計規范》《無障礙設施施工驗收及維護規范》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在《住宅設計規范》《公園設計規范》等相關國家和行業工程建設標包養網準中,明確不同類型建筑的無障礙設施建設要求。目前,我部正在組織編制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范》。在完善標準規范體系的同時,我們還督導各方依法依規落實責任,確保新建建筑、公共設施符合無障礙建設的要求,既有建筑、公共設施的改造因地制宜落實相關建設標準和規范。

三是加大無障礙環境建設力度。在“十三五”期間比較顯著,在城鎮,我們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居住社區補短板行動、人行道凈化專項行動、自行車專用道建設等工作,積極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在鄉村,結合新型農房建設、農村危房改造等工作,積極推進貧困殘疾包養甜心網人家庭無障礙環境建設改造。

四是開展了無障礙環境市縣村鎮創建工作。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中國殘聯和全國老齡辦組織創建無障礙建設城市,從無障礙建筑、無障礙社區、無障礙道路等層面,分類分級細化建設標準和要求,吸引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參與建設效果的評價,以點帶面,引導各地持續提升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十三五”期間,共命名146個無障礙建設城市(縣、鎮、村),為全國提升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加快形成設施完備、功能完善、信息通暢、體驗舒適的無障礙環境,方便殘疾人,也方便其他社會群體的生產生活,增強群眾特別包養甜心網是殘疾人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謝謝。

2021-09-26 15:30:32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促進就業也是殘疾人保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想了解在促進殘疾人就業方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又有怎樣的部署?謝謝。

2021-09-26 15:32:03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 運東來:

感謝你的提問。就業包養是最大的民生,促進殘疾人就業是幫助殘疾人增收致富、融入社會、實現人生價值和夢想的重要途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中國殘聯等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殘疾人作為就業工作的重點群體,全力促進他們就業創業。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2020年持證殘疾人新增就業38萬人,殘疾人的就業規模達到862萬人。面向殘疾人開展政府補貼的職業培包養訓40余萬人次。可以說越來越多的殘疾人更加堅強地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斗,在各自工作崗位上譜寫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殘疾人是特殊困難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我們會同中國殘聯等部門貫徹《“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持續加大殘疾人包養故事就業幫扶力度,以促進殘疾人實現較為包養網充分和較高質量就業為目標,努力打造“政策扶持、技能培訓、就業服務、權益維護”為一體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體系。

一是給予全方位政策扶持。實施殘疾人就業促進專項行動,夯實按比例就業、輔助性就業、集中就業、自主就業和靈活就業等就業渠道。對通過各種形式就業的殘疾人及相關單位均給予補貼支持。同時,對于確實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殘疾人,我們將開發公益性崗位予以托底安置,兜牢就業底線。

二是開展針對性技能培訓。實施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劃,開發集聚符合殘疾人需求的培訓資源,靈活采取視頻教程、集中培訓、下鄉入戶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幫助殘疾人提升職業素質和就業技能。同時,我們還將定期舉辦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殘疾人展能節等活動,挖掘殘疾人中的能工巧匠,展示他們的卓越技能和昂揚的精神面貌。

三是提供多元化就業服務。完善殘疾人公共就業服務多元化供給體系,實施殘疾人就業服務提升行動,充分發揮公共服務機構、市場機構和社會組織的作用,為殘疾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我們還將定期舉辦就業援助月等專項服務活動,集中對就業困難的殘疾人實施就業援助,開展“一對一”重點幫扶,確保殘疾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四是依法依規維護權益。加強對殘疾人用人單位的工作指導,督促他們依法為殘疾職工提供合適的勞動條件、勞動保護以及合理便利,依法保障殘疾人就業權益。同時,持續開展根治欠薪、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清理整頓等專項行動,依法打擊侵害殘疾人就業權益的行為。

幫助殘疾人就業,是各級人社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將切實落實好各項殘疾人就業幫扶措施,努力幫助殘疾人通過就業過上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生活。謝謝。

2021-09-26 15:32:44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有一個問題想請問程凱副主席,剛才您提到《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21—2025年)》,對加強特定群體權益的平等保護和特殊扶助措施提出了要求,請問在殘疾人權益保障方面將會有哪些具體舉措呢?

2021-09-26 15:50:08

程凱:

感謝你的提問。剛才前面住建部的劉司長和人社部的運東來司長已經講了非常重要的意見。“十四五”時期,我們將聚焦四個方面的重點任務,進一步保障殘疾人的各項權益。

一是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為殘疾人提供更加穩定、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十四五”時期,將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提高殘疾人特別是困難和重度殘疾人的民生保障作為首要任務。大家都了解,殘疾人有很多特殊困難,擺脫貧困不容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也不容易。所以,必須要通過織密織牢民生保障安全網,建立健全殘疾人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強化殘疾人社會救助保障、完善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險覆蓋范圍以及待遇水平等政策措施,積極發展服務類的社會救助,來改善殘疾人的生活品質。針對重度殘疾人長期照護的特殊困難和需求,在“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在民政系統的直接帶動下,爭取通過完善政策措施,把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保障好。

二是幫扶城鄉殘疾人就業創業,幫助殘疾人通過勞動生產獲得收入,過上更加有尊嚴的生活。剛才運東來司長從四個方面已經講得非常具體,“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和人社部等部門一道,充分挖掘殘疾人的人力資源優勢。殘疾人忠誠崗位,懂得珍惜和感恩,是重要的人力資源,在互聯網時代殘疾人的人力資源比較優勢越來越包養凸顯。我們要通過落實現有政策,特別是要會同人社部等部門開展殘疾人就業“三年促進專項行動”,不斷幫助有就業意愿的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同時,要不斷完善就業創業的法規政策,加強殘疾人就業服務,提升殘疾人職業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多渠道多形式促進殘疾人就業包養app創業,幫助殘疾人實現較為充分、較高質量就業,讓更多殘疾人通過勞動、通過參加就業獲得收入,實現價值,不斷提高生活水平。

三是健全殘疾人的關愛服務體系,提升殘疾人康復、教育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的質量。“十四五”時期,要健全包括殘疾人康復、教育、文化體育、無障礙等在內的關愛服務體系,加快發展殘疾人慈善事業、志愿服務和服務產業,建設高起點、高水平、國際化的康復大學。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主席在多個場合介紹了康復大學建設進展情況,康復大學在山東青島的紅島,一期工程已經封頂,正在進行內外部裝修,順利的話明年有望去籌,開始招生。要進一步促進殘疾人服務領域的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信息化和標準研究,不斷擴大殘疾人公共服務的供給,創新公共服務的供給方式,提高殘疾人服務的質量和效益,提升殘疾人享有公共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怎么統籌城鄉,怎么兼顧到各類殘疾人的特殊需求,這都是“十四五”期間需要不斷加強的。

四是保障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為殘疾人提供無障礙環境和便利化條件。剛才劉李峰司長已經介紹了相關情況,包括鄉村振興過程中怎樣完善鄉村的無障礙設施和環境。“十四五”時期,我們要不斷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殘疾人保障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普法宣傳力度。我們在“十三五”期間加大了對殘疾人和殘疾人親屬的殘疾人保障法的普法宣傳,“十四五”期間還要把殘疾人保障法和《殘疾人教育條例》《殘疾人就業條例》《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殘疾人預防和康復條例》這些行政法規普及好、貫徹落實,提高全社會依法維護殘疾人平等權利的意識,擴大殘疾人法律援助覆蓋面,創新殘疾人法律服務和權益維護。最近通過的法律援助法,對殘疾人的法律援助也有具體要求。同時,要提升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和管理水平,建設很重要,管理、使用也很重要,特別是大家熟悉的坡道、盲道、殘疾人停車位,能不能夠真正地方便殘疾人,出了商場就能找到最便利的停車位,這需要在“十四五”期間落實法律法規和加強監督管理。此外,還要加快推動信息無障礙建設,打造推廣數字化助殘服務,讓殘疾人生活、學習、就業、社交更加便利。同時,我們還要辦好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通過舉辦重大的體育盛事,廣泛開展新時代扶殘助殘文明實踐活動,營造自強和助殘的文明氛圍,包養為殘疾人平等參與融合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與此同時,我們還將從八個方面完善殘疾人權利保障機制,包括強化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的領導機制,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加強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加快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促進殘疾人事業城鄉區域協同發展,增強基層為殘疾人服務能力,發揮殘疾人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營造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良好國內國際環境等。這是我們正在抓緊貫徹落實的國務院《“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的一些重大任務和具體目標,我們將帶動全國殘聯系統,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一定努力把這樣好的藍圖一步一步變成現實,更好地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謝謝。

2021-09-26 15:50:46

上游新聞記者:

近年來,教育部在推動殘疾兒童教育方面有何進展?下一步有哪些方面考慮?謝謝。

2021-09-26 16:03:29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 朱東斌:

保障殘疾兒童受教育權是促進殘疾兒童更好地享有生存權、發展權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個重要基礎。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實施了兩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推進特殊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包養網,可以用四句話概括:

一是普及水平實現了較大發展。在“十三五”期間,特殊教育在校生由2015年的44萬人增加到2020年88萬人,翻了一番。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在保障義務教育的基礎上,特殊教育全面向學前和高中階段以上兩頭延伸,其中高等教育階段的包養網殘疾包養網車馬費大學生有5萬多人。

二是教師隊伍建設實現較大突破。招長期包養收特教專業的高校增加至80所,招生人數和畢業生人數穩步增長,特殊教育的專任教師由2015年的5.03萬名增加到2020年的6.62萬名,增長31.6%。

三是投入保障實現較大增長。中央將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的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提高到6000元,普通學校小學為650元、初中為850元,特教的專項補助經費提高到4.1億元,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學生實現了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的12年免費教育,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得到有效改善。

四是教育質量實現了較大提升。2016年教育部發布了盲聾培智三類特教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開展了新課標的國家級培訓,組織編審了新教材,對特教學校開展課堂教學提供了基本的遵循和依據。印發了專門文件,對隨班就讀工作作出了系統部署,大力推進融合教育。2020年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由2015年的23.9萬名增加到2020年的43.9萬名,增長83.6%。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占殘疾學生總數持續保持在50%左右,也就是說殘疾學生就讀的50%在普通學校就讀。

下一步,教育部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機制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實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不斷加大政策、資金、項目對特殊教育的傾斜,以適宜融合為目標辦好特殊教育,努力使殘疾兒童少年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總體的思路和主要舉措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在鞏固拓展上下功夫,加快健全特殊教育體系。在學段上,繼續夯實鞏固殘疾兒童義務教育的普及成果,同時加快向學前和高中以上階段兩頭延伸,不斷提高普及水平。在類別上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